昔日新聞




■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,共和黨和民主黨共籌到十幾億美元的政治捐獻,創下歷史新高。
09- 02- 2006

「游說弊案」引曝權錢交易

美國宇觀文化公司 王魯申

 權力導致腐敗,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。民主競選會導致政黨之間的權力更替,但是民主競選本身並沒有削弱當權者的實際權力。台灣民主運動演化為奪權運動,民進黨在掌權後迅速腐敗,一些台灣人士感嘆說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。在競選政治中,不僅存在大量的非法腐敗現象,同時政黨還利用自己的立法權力,將政治捐獻和權錢交易合法化。

 俗話說,法不責眾。如果多數議員需要政治捐獻,議會可以通過立法將政治捐獻行為合法化,議員們就可以放心地接受政治獻金。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,政治捐獻常常演變成權錢交易,人們政治捐獻的目的就是要換取經濟利益。

政治捐獻利益交換

 在各種政治爭執的背後,人們可以看到經濟利益的重新分配。透過有關伊拉克戰爭的種種政治藉口,人們看到的是對伊拉克石油利益的激烈爭奪。

 政治人士可以重新分割經濟大餅,將經濟利益直接輸送給選民,從而影響選民的投票傾向。但利益集團在競選政治中有很大的影響力,政治人士傾向於將經濟利益輸送給利益集團,而利益集團則投桃報李地向政治人士捐款。美國兩大黨總統候選人能拿到幾億美元的政治捐獻,在媒體上大做廣告,通過鞭撻政敵來影響選情。政治獻金將政治人士和利益集團緊密地聯繫在一起。

 在2002年,為了限制政治捐獻,美國議會通過「麥肯恩-法因戈爾德競選改革法案」。但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,大量政治獻金流向兩大黨的外圍組織。在200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,共和黨和民主黨共籌集到5億多美元的競選經費,加上外圍組織的籌款,這次總統大選一共籌集到十幾億美元的政治捐獻,創下歷史新高。在巨額政治捐獻的背後,是權力與金錢之間的利益交換。

「游說弊案」非法牟利

 由於議員們自己都需要競選經費,所以無法指望通過立法的途徑來制止權錢交易。從常識來講,如果兩個人一手交錢,一手交貨,那麼人們會認為他們在做交易。但是美國議員們對自己很寬鬆,如果議員在接受客戶的捐款後,提出對客戶有利的法案,那麼不能由此斷定議員和客戶在進行權錢交易;一定要雙方自己書面或口頭承認之後,才能確定雙方是在搞權錢交易。在寬鬆的法規之下,政治人士和客戶可以合法地從事權錢交易。美國政府官員在離職後到自己監管的行業工作,而企業人士也到相應的政府部門工作,有的美國人士說一些政府部門已經完全被企業控制。

 游說者是政治人士和利益集團的中間人。美國的游說業是每年有幾十億美元收入的淘金行業,游說公司高薪聘用離職的議員和官員,在為利益集團牟取利益的同時,還將大筆的金錢合法地捐獻給政治人士。

 2006年1月初,美國游說大鱷阿布拉莫夫,承認共謀、欺詐和逃稅三項罪名,並將配合檢方揭發議員,引發了美國政壇近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權錢交易醜聞。

 阿布拉莫夫同時扮演警匪的雙重角色。他先游說州政府將印第安人賭場關閉,在向印第安人賭場索取高額佣金後,再游說州政府准許賭場開放。阿布拉莫夫還使用威脅的手段,宣稱如果印第安人不給他高額佣金,那麼議會將通過不利於印第安人賭場的法案。阿布拉莫夫和同夥用各種手段向印第安人索取了高達8000萬美元的游說費。

違反行規自我引曝

 有人說阿布拉莫夫之所以栽了跟頭,除了由於跟同行搶生意得罪了人之外,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自己話太多,自己曝光自己。在得手之後,阿布拉莫夫常常在電子郵件中自我吹噓,有時誣衊印第安人是蠢貨和猴子,有時自己承認印第安人吃了虧。游說業的行規是:只要自己不說,別人就很難抓到把柄。有人感嘆說阿布拉莫夫自我曝光,連累了整個游說業。

 阿布拉莫夫主要游說共和黨議員和官員,也游說了一些民主黨議員。共和黨試圖將責任推給民主黨,而民眾也認為兩黨在腐敗上不分彼此。此次游說弊案將牽扯出一系列的權錢交易內幕,政治人士的信譽將受到嚴重衝擊。

 權錢交易是競選政治中的普遍現象。經過這次游說弊案的衝擊後,美國游說業將吃一塹,長一智,避免重蹈自我曝光的覆轍。

2004 Sing Pao Newspaper Co.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成報報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即日相關新聞